中国传媒大学实践团队走进昭觉探寻彝族非遗技艺的魅力
2023-08-31 15:58
举报

今年8月中下旬,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实践团“诺苏毡梦”前往凉山州昭觉县,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进行了深度调研。

昭觉毛纺织及擀制技艺,在2008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它是彝族纺织工艺之魂,如织就的彩虹,传承着彝族深沉的情感与文化。技艺以羊毛为原料,经过弹毛、捻线、织布及打毡、擀毡、烘干等程序,制成各种查尔瓦披风、毛毯、毡帽、毡鞋等实用性极强的生活用品,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。

在昭觉,经常能看到彝族老乡擀动毡毯、梳理羊毛织成的毛线,实践团队前往薇穆嘎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与民族手工艺展馆,参观了解技艺制作的全过程,并亲手体验了手工制作的乐趣,他们深感毛纺织及擀制技艺的独特魅力。

目前,昭觉正在打造“数字+文化”的彝族非遗文化传承方案,致力于将民族文化带出大山,从大凉山走向世界;将民族文化与国际时尚元素结合,用“新路子”传播“好文化”,用“轻”方案发挥“重”效果。同时,昭觉县计划打造数字化彝族服饰艺术展馆,生成毛纺织及擀毡、彝绣技艺等产品的虚拟产品库,形成民族文化资源,有力结合线上渠道做特色文化宣传,进一步做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。

通过这次暑期实践,“诺苏毡梦”成员用脚步丈量文化厚地,用耳朵聆听非遗故事,用真心感受擀毡精妙,在一次次沉浸体验中了解非遗、感悟非遗、亲近非遗。未来,团队成员将致力于擀毡产品创新,与当地相关部门一同设计出符合大众所需、更具价值、更生活化的产品,让彝族非遗文化融入生活,让彝族历史文化符号焕发新颜。

(通讯员:赵莉莉、周紫玮、姚思涵  摄影:陈紫寒、徐睿哲、张涵韵、曾垚)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